Quantcast
啤酒、甜甜圈、乐透真的有用吗 ? – 群体免疫的漫漫长路 – 洛杉矶周报 – 亚洲版

随著疫苗施打人数的下降,为了要达到群体免疫,政府机关与公司皆使出浑身解数,祭出各式各样的奖励诱因,鼓励还没施打的民众赶紧施打疫苗,以早日达成全体免疫、终极Covid19的极乐世界 (CDC 表示需要至少60%以上的人口施打疫苗,才会达到群体免疫 )。

以加州而言,打完疫苗除了有甜甜圈可以吃,约有两百万人有机会赢得 $50的gift card,还有30名超级幸运儿有机会赢得美金五万元现金。今天加州州长 Gavin Newsom 更加码,宣布近期至少打过一剂苗的加州居民将有机会获得一趟梦幻假期,梦幻假期的目的地包括棕梠泉,圣地牙哥与旧金山等地。

但问题是,这样做有用吗?

(YouTube Screenshot of ‘Vax for the Win’ Drawing)

人类是怎么做决定的

根据人类行为专家解释,我们是借由后果还做决定的。在判定后果的过程来说,通常,个人的认知与过往的经验占很大的比重。除此之外,不同的地域文化与人口组成也会影响,甚至是加重后果判定的决策过程。

根据观察,以现阶段的美国社会来说,是否施打疫苗的决策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三种影响因素 : 教育水准、宗教信仰,与政治倾向。

所以现在,许多人有可能早就打完疫苗了,有些人只了一剂,剩下有约四成的人直到今天都还没有打任何疫苗 (截稿为止,加州至少已施打一剂疫苗的人口比例为59%)。如果需要让那些不打疫苗的人施打疫苗,行为专家建议,从动机下手。

给点甜头吧

通常来说,经济型诱因是最有效的 (想想看你在尾牙想抽到现今还是吸尘器)。经济型诱因包含现金、免费门票、折价卷等等。针对那些觉得自己不需要疫苗,或是不方便打到疫苗的人,给点经济型诱因通常都能够奏效。根据最近一项民调显示,47%还在 “观望”的人表示,如果公司提供支薪假让他们前往施打疫苗。他们会更愿意打疫苗;39%的人直接表示,如果给他们美金$200,他们就心甘情愿地去打疫苗。

政府提供大笔现金,或是乐透奖励的坏处是人们可能更会将疫苗与危险联想在一起,因为高风险高报酬,有可能反而让那些犹豫不决的人更不愿意打。

(Mission Bay photo by Cory Bjork/Unsplash)

用新闻来带风向 解释

相信这个对现代人而言一点都不陌生。政府除了提供经济型诱因之外,还能将资讯与知识下放至民间,像是公布疫苗成效,或是解释mRNA是怎么对人体作用的。

这种作法对于那些认为疫苗生产过程太过仓促、或是担心疫苗副作用的人来说有效。政府的强力宣导如果加上一点点的奖励诱因,效果能够加成。但是这种作法对于那些不相信政府,不相信跟他们理念相反的媒体是没有用的。

小推一把

另一种作法就是正向加强,或是同侪的间接影响。根据行为经济学专家Richard Thaler指出,这招对于任何人都有用。如果你曾经在你的social media 上贴出你的疫苗接踵卡、或是施打完疫苗的相关讯息,你就已经在对你的朋友同事们造成影响了。

另外,当政府提出”完全施打疫苗的人外出不须戴口罩”,或是”完全施打疫苗的人能够开始旅行”这类的决策,通常也是在给那些还没打疫苗的人一股推力,或是一点动机。然而,对于那些不相信疫苗的人来说,这种作法还是成效有限。

说服那些能被说服的

对于抱持阴谋论而不愿打疫苗的人来说,什么奖励应该都没有用。因为,这些人通常已经有他们不容怀疑的价值观,与他们坚信的理论,所以本身就没有空间能够因为一点诱因就被说服。

总体来说,努力是有希望的。无论是疫苗正在路上,还是在追寻群体免疫的大关,我们已经努力很久很久了。这是最后一哩路,光亮就在隧道的另一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