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uantcast
影评:瓦昆·菲尼克斯在《小丑》中的表现可不是闹著玩的 – 洛杉矶周报 – 亚洲版

「那么认真干麻?(Why so serious?)」是小丑希思・莱杰(Heath Ledger)在《黑暗骑士》中的不朽名句,相信也是许多人在看了陶德・菲利普斯 (Todd Phillips)执导的新版《小丑》后也会有的相同感受。有些人对这部电影中的无政府主义表示担忧,甚至引发某戏院的枪击案;有些人则认为这是一部电影巨作。就像广告说的,瓦昆・菲尼克斯是本世纪的马龙・白兰度(Marlon Brando),而电影里阴郁的疯狂与欧威尔式(Orwellian)的氛围让人难以呼吸,使得《小丑》成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最让人激动的主流电影。

战争即和平、自由即奴役、无知即力量。这是一九八一年(一九八四年的前三年)高谭市的矛盾写照。纽约市为高谭市的两倍大,当中拉哩拉杂的垃圾事也是。蒸汽从下水道孔冒上来,街上的垃圾到处都是。在干净的漫画世界中,这是一种新颖的景象,问题在于,「垃圾」延伸到了角色身上。

没有任何角色——真的,没有任何一个角色——是讨人喜欢的。全都是坏蛋和更坏的浑蛋。菲尼克斯饰演的亚瑟・佛莱克(Arthur Fleck)询问他街头上的小丑同伴:「是只有我这样觉得,还是世道真的越来越乱了?」以扮小丑打工为生,白天他跳著踢踏舞并四处挥动手中的牌子,脸上挂著显而易见的假笑。亚瑟的人生很惨,他像个空罐子一样在高谭市被踢上踢下。小孩偷走他的牌子,然后莫名地揍了他一顿,观众嘲笑他的脱口秀。他唯一拥有的是由法兰西丝・康诺(Frances Conroy)所饰演的濒死母亲,他与她同住并照顾她的生活起居。他是怎么撑下来的?我们又是怎么撑下来的?

有人说笑是悲伤最好的解药,但对亚瑟来说,却是一种精神疾病。他的病情导致他总是在最尴尬的时刻爆笑。小丑这个角色是源自于蝙蝠侠恶棍的故事,因此DC的漫画迷都认为这位狂笑小丑是蝙蝠侠恶棍的前身。粉丝期待的还不只如此,在这长达两小时的电影中,亚瑟必须不断承受殴打、折磨、折磨、殴打,直到他以我们所期待的样子反扑,一位邪恶的小丑,最终并成为无政府主义的乱世代言人,然后再用这句我们熟知的名言报复这座城市:「谁能笑到最后?」。

电影当中这种带有惩罚性的暴力当然不是真好笑。这部声浪极高却又极度阴沉的电影竟然很奇怪地找了《醉后大丈夫》的导演来负责执导,出乎意料的是,以电影制作的角度来说,菲利普斯做得非常好。他的《小丑》包含了许多经典电影的彩蛋。由劳勃・狄尼洛(Robert De Niro)饰演的狡黠的脱口秀主持人莫瑞・富兰克林(Murray Franklin),其角色原型来自《喜剧之王(The King of Comedy)》。摄影师劳伦斯・谢尔(Lawrence Sher)的跟拍与拉近镜头则是为了向马丁・史柯西斯(Martin Scorsese)的热门电影《蛮牛》与《四海好家伙》致敬。菲利普斯显然深受史柯西斯的启发,但确切来说,电影中背景戏院招牌上列出的电影才是影响他最深的,《摩登时代》、《凶线》和《粉雄佐罗(Zorro, The Gay Blade)》,这应该足够让你了解导演的试图前往的方向了。

我认为《小丑》如此备受争议的原因是它在萤幕上缺乏意涵。没有办法只从电影剧情中了解导演想传达什么给观众,除了资本主义很烂和友爱你的邻居之外。小丑变成了虐待狂版的罗宾汉(Robin Hood),朝几名在华尔街工作的败类身上开了几枪,然后整个城市欢庆。标语上写著「杀死富人」,虽然电影中并没有美化这些行为,但违和的色调让人感觉受到了污辱。随著这座城市逐渐陷入无政府状态,亚瑟陷入疯狂,事情变糟的过程中却产生一股诡异的玩味。菲利普斯似乎忍不住想要搞笑。即便在残酷的谋杀场面中,配乐和意象也充满了活力,好似我们应该支持这位脸上带妆的社会变态一样。

对此或许很多人都无法认同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菲尼克斯又展现了一次奥斯卡级的演技,能够与之前出演过该角色的演员相媲美,如希斯.莱杰(Heath Ledger)、杰瑞德・雷托(Jared Leto)、凯撒・罗摩洛(Caesar Romero)和杰克.尼克逊(Jack Nicholson)。从《世纪教主》、《失控救援》、《云端情人》到现在的《小丑》,菲尼克斯已成为刻画当代男性焦虑的最佳演员。我不在这里剧透太多,因为猜想并发掘小丑做了什么,以及最终结局如何,是一趟很刺激的旅程。我唯一能说的就是菲尼克斯是这部充满低潮的电影当中的高潮,这可不是开玩笑的。